国睿科技的智能试剂柜均是基于RFID技术的,所以大家一定想更加深入的了解RFID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技术特点。本文将对RFID的系统及技术进行讲解。
1.3.1 RFID的系统构成
1.3.2 RFID技术的分类
2. RFID与数据传输方式(Transmission)
(1)电容耦合
(2)电感耦合
(3)电磁波传播
3. RFID与供电方式(Power supply)
4. RFID与空口协议(Air Protocol)
-
ISO/IEC 18000-1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它规范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中共同遵守的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参数表、知识产权基本规则等内容。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不需要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
ISO/IEC 18000-2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中频125~134KHz,规定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物理接口,读写器应具有与Type A(FDX)和TypeB(HDX)标签通信的能力;规定协议和指令再加上多标签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
ISO/IEC 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高频段13.56M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关于防碰撞协议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而模式1又分为基本型与两种扩展型协议(无时隙无终止多应答器协议和时隙终止自适应轮询多应答器读取协议)。模式2采用时频复用FTDMA协议,共有8个信道,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形。 -
ISO/IEC 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微波段(虽然2.4GHz是在UHF频段的,但是在大家的约定俗成中,称之为微波段,同理5.8GHz的RFID应该是SHF频段的,也算在微波段内)2.45G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该标准包括两种模式,模式1是无源标签工作方式是读写器先讲;模式2是有源标签,工作方式是标签先讲。 -
ISO/IEC 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超高频段860~960M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 A、TypeB、Type C和TypeD四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是由EPC 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不过其尺寸较大,价格也更贵一些。 -
ISO/IEC 18000-7适用于超高频段433.92MHz,属于有源电子标签。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